平菇冬季管理要點
摘要: 魏銀初 王 震 入冬后,受自然氣候的制約,平菇出菇量和生長速度與氣溫適宜期相比均有所下降,特別是遇到冬旱年份,低溫加上低濕,如果管理不當,將導致出現僵菇、原基形成后再難繼續分化和畸形菇等現象。
魏銀初 王 震
入冬后,受自然氣候的制約,平菇出菇量和生長速度與氣溫適宜期相比均有所下降,特別是遇到冬旱年份,低溫加上低濕,如果管理不當,將導致出現僵菇、原基形成后再難繼續分化和畸形菇等現象。現把駐馬店地區平菇冬季管理要點總結如下:
一、科學用水
冬季氣溫低,棚內地面及培養料表面的蒸發量少,菌絲體在低溫條件下呼吸量大大降低,消耗的水分相應減少,加之菇棚在管理上以保溫為主,經常閉棚,棚內水汽大多難以散發至棚外。此時培養料的基質含水量應控制在60%以內為宜,重點應以提高空氣的相對濕度為主,使菇棚或菇房的相對濕度在85%~90%之間。每天當氣溫較高時才可向空間、地面、墻壁等處噴水,以提高菇棚或菇房內的濕度。
二、合理增溫
平菇出菇期對溫度適應性較廣,在5℃~
三、補充養分
采收了第一茬菇后,培養料的養分、水分會明顯下降,再生長的菇體多出現蓋薄、柄細、單生、叢小、色淺、菇體龜裂等現象,這與料內養分和水分嚴重不足以及菌絲體分解養分能力下降有著直接關系。在冬季氣溫低時,可結合補充水分向培養料內增補3%的黃豆漿液、10%的淘米水、0.5%的尿素液,以調節培養料的碳氮比,增強菌絲的活性,達到提高產量和質量的目的。
四、適量通風
平菇屬好氧菌,在出菇期如果棚內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1%,會產生畸形菇,并且抑制菇蕾的分化。所以要定時通風換氣。但由于冬季外界氣溫較低,通風會使棚溫迅速降低,因此掌握通風時機與通風量相當重要。具體做法:菇蕾多多通風,菇蕾少少通風。當分化的菇蕾多時,隨著子實體的發育,呼吸代謝逐漸加強。二氧化碳濃度積累過高,極易產生畸形菇。因此要加大通風量,即每天通風3次,早晚通風半小時,中午通風1.5小時~2小時。當發生菇蕾少時,可適當減少通風量,早晚通風半小時,中午通風1小時,既能保證棚內空氣新鮮,又能避免因通風造成的棚溫過低。
五、防控病蟲害
避免病蟲害的發生要采取“以防為主、以治為輔”的原則。具體做法:①采摘后的死菇、菇根及感染雜菌的菌袋要及時清理出棚,同時搞好環境衛生。在第2潮菇的養菌期噴灑殺菌劑1次,以預防雜菌的滋生。②采菇間歇期,用0.2%辛硫磷對棚內死角進行噴灑,殺死蟲卵,以防止春天氣溫回升后蟲害的發生。
專家咨詢熱線:2909616 2909296
(作者系駐馬店市農科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