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播種期病蟲害防治技術
摘要: 崔苗青 隨著小麥產量水平的提高和品種、氣候條件的變化,小麥多種病蟲的危害逐年加重,對我市小麥生產安全構成直接威脅。播種期是預防小麥多種病蟲害的最有利時期,為有效控制病蟲害,為明年小麥豐收打下堅實
崔苗青
隨著小麥產量水平的提高和品種、氣候條件的變化,小麥多種病蟲的危害逐年加重,對我市小麥生產安全構成直接威脅。播種期是預防小麥多種病蟲害的最有利時期,為有效控制病蟲害,為明年小麥豐收打下堅實基礎,特提出如下小麥播種期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麥播期病蟲防治對象
根據對我市小麥病蟲害發生的情況,麥播期主要防治對象是:小麥紋枯病、吸漿蟲、地下害蟲、全蝕病、黑穗病等,同時壓低小麥條銹、白粉病越冬基數,減輕春季防治壓力。
二、防治策略
麥播期小麥病蟲的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協調各種防治技術,力爭全面控制病蟲危害,確保我市小麥安全生產。
三、主要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麥播時要根據當地小麥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在選擇抗、耐病蟲良種的基礎上,注意品種合理布局,避免種植單一品種。播種前要清除田邊、地頭雜草、自生麥苗等,減少病蟲滋生,施用腐熟有機肥,深翻土地,平整土地,根據品種特性和當地氣候條件,在適播期內做到精量播種、足墑下種,促進麥苗早發,培育壯苗,提高小麥抗逆能力。
2.藥劑拌種。(1)防治地下害蟲和吸漿蟲,可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5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水5公斤,拌麥種50公斤。(2)防治紋枯病、黑穗病,可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2%拌種,或用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拌種,同時可減輕或延緩銹病、白粉病、葉枯病等病害的發生。使用粉銹寧拌種要干拌,以免發生藥害。(3)在病蟲混合發生區,要大力推廣殺菌劑、殺蟲劑混合拌種技術,各計各量,先拌殺蟲劑晾干后拌殺菌劑。用48%樂斯本乳油+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拌種,既防病又治蟲。
藥劑拌種時請注意:①先將藥劑按比例稀釋后,用噴霧器邊噴邊拌邊翻動,直至拌勻為止。②麥種拌后一定要悶種3~4小時,千萬不要隨拌隨播,在悶種過程中要不斷翻動,使藥液充分被麥種吸收。
3.土壤處理。播前整地時,每畝用15%毒死蜱顆粒劑或5%辛硫磷顆粒劑1.5~2公斤,或48%樂斯本乳油250~300毫升,拌細土30~50公斤,犁地前撒施地面,隨犁地翻入土中,防治地下害蟲和吸漿蟲。
4.種子包衣。種子包衣是近年來推廣的先進農業技術,種子包衣劑中不僅含有殺蟲劑,還含有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既能防治小麥地下害蟲,還能防治小麥其他早期病蟲害,促進小麥生長發育,推廣種植包衣種子是小麥增產的一項有效措施。
專家咨詢熱線:2909616 2909658
(作者系駐馬店市農科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