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玉米免耕播種技術的推廣
摘要: □ 梁中華我市地處華中北部旱作農業區內,種植模式以小麥、玉米兩茬平作為主,小麥、玉米的常年種植面積有1600多萬畝。農業生態環境的特點是:光熱資源豐裕,降水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近年來,平均降雨量在90
□ 梁中華
我市地處華中北部旱作農業區內,種植模式以小麥、玉米兩茬平作為主,小麥、玉米的常年種植面積有1600多萬畝。農業生態環境的特點是:光熱資源豐裕,降水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近年來,平均降雨量在
推廣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對改變我市旱區糧食生產的被動局面,提高糧食生產的穩定性和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結構調整,保障糧食安全,發揮區域經濟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現實和長遠意義,也是促進我市農業生產發展的關鍵問題。
近年來,市農機局多次組織市農機推廣站專業技術人員,針對實驗、示范基地進行的小麥、玉米免耕技術,進行了專項測定,示范證明,實施保護性耕作的麥田呈現明顯的抗旱優勢。據測算,保護性耕作與傳統耕作比較,一季作物可減少作業工序3~4道,省工5~8個/畝,節省柴油約
特別是我市承擔農業部“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示范工程”和河南省農機局安排在我市部分區、縣展開的免耕播種技術推廣項目以來,在秸稈機械化還田和秸稈的綜合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尤其是在玉米免耕播種技術方面得到了突破,并且對小麥機械化保護性種植技術有了新的認識。在試驗區,摘穗直立秸稈種植和粉碎秸稈種植不但比常規播種分別增產8.4%和7.2%。而且有以下優勢:減輕農民勞動強度,爭搶農時,耐旱能力強。小麥免耕播種是把玉米秸稈覆蓋在地表,秸稈、殘茬形成肥沃的腐質層,有利于蓄水、保墑、保溫、防止水土流失。試驗證明,免耕播種技術比傳統耕作明顯減少表土流失,土壤蓄水能力增強,還能降低成本,增加農民收入。小麥保護性種植可使秸稈粉碎、施肥、旋耕滅茬、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一次完成,減少拖拉機進地次數,降低作業成本30~40元/畝。同時,采取保護性耕作可以減少澆水1~2次,對水的利用率提高10%~20%。抗逆性強。該項技術在我市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對爭搶農時,提高小麥、玉米產量,保護農田環境均有積極意義。為使小麥機械化免耕播種技術在我市得到推廣應用,改變目前旱作農業難以持續發展的局面,特提出以下建議:
1.進行小麥免耕播種機具的試驗示范。通過引進現有較成熟的機具,進行大面積推廣前的試驗示范工作。2.請財政部門與農機部門溝通后撥出專項資金,在試驗、示范、推廣應用過程中給予資金扶持,并給予購買小麥免耕播種機具的農民予以適當的購機補貼,從而調動農民購機積極性,引導農民逐步接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耕作技術,加快推廣進程,促進高效農業的發展。3.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充分重視,加大行政推動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和農業推廣體系,通過科技趕集、三下鄉等活動,大力宣傳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耕作技術;通過典型示范、現場會等形式,讓農民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好處和意義,真正使廣大農民自覺接受,使國家與個人共同受益。
(作者系市農機推廣站高級工程師)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