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路
摘要: 本報訊(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王 燕)在西平縣,目前食用菌加工已成產業的有4個鄉鎮,從事該產業農民有2萬余人,年加工生產食用菌1億袋,產值2億多元,每個農民平均增收達700元左右。食用菌加工生產在西平產業化
本報訊(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王 燕)在西平縣,目前食用菌加工已成產業的有4個鄉鎮,從事該產業農民有2萬余人,年加工生產食用菌1億袋,產值2億多元,每個農民平均增收達700元左右。
食用菌加工生產在西平產業化調整道路上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但這不過是該縣農民依據特色拓寬增收路的一個縮影。在該縣,類似食用菌業這樣的特色產業目前已拓展到無公害蔬菜種植、煙葉生產、巨型長毛兔養殖等五大領域近20個品種,特色產業的不斷壯大已成為西平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提高農業市場化程度,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西平縣按照布局區域化、經營集約化、服務系列化、生產標準化的要求,通過市場引導企業,企業帶動農戶的“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組織+農戶”經營模式,提高了特色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增強了農民在市場經濟中的應對能力,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科學化發展,形成了綠色生豬、“953”巨型長毛兔、食用菌、無公害蔬菜和花木林果等五大農產品基地獨具西平特色的優勢產業。目前,該縣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20萬畝,食用菌發展到1億袋,出欄綠色生豬180萬頭,“953”巨型長毛兔280萬只,建成養殖專業村100多個,高標準養殖小區32個。打出了“西綠”牌生豬、“953”巨型長毛兔等特色品牌。盆堯鄉以日光溫室為主的無公害蔬菜種植近萬畝,僅種菜一項,全鄉農民人均增收500元。柏亭街道辦事處的啟明肉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向漯河雙匯提供清真肉食品3000多噸,占雙匯總清真食品的1/3。二郎鄉張堯村、人和鄉王孟寺村、環城鄉道莊村等30多個專業村90%以上的農戶都有養豬、養雞、雙孢蘑菇等項目,年人均收入在萬元以上。
依靠科技帶動發展,為特色農業發展注入活力。加快特色農業發展進程,科技是重要的支撐。該縣重點圍繞農產品基地建設、龍頭企業發展、專業村建設等,大力引進、轉化和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由農業科技部門牽頭,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和名、優、特、新品種,全縣蔬菜、生豬、家禽、林果等主要特色產業的優良品種覆蓋率在90%以上,名、優、特、新品種覆蓋率在50%以上,同時建立發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在縣城東部京廣鐵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之間以及107國道、高蘭公路、西出北路沿線建設大型農業示范園,以發展延秋辣椒、精細蔬菜和食用菌為主,通過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做給農民看,引導農民干,帶動全縣農民學習新技術、應用新成果,實現增值、增效、增收。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重點引進和培養實用型農用科技人才,建立健全縣、全鄉科技管理、服務、示范、推廣、培訓五大體系,用科技為農民增收增添動力。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