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多項措施發展現代農業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訾現紅)近年來,平輿縣立足農業大縣實際,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標準化農業,走出了一條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多樣化之路,有效促進了農產品轉化增值,拉長了產業鏈條
本報訊 (通訊員 訾現紅)近年來,平輿縣立足農業大縣實際,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標準化農業,走出了一條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多樣化之路,有效促進了農產品轉化增值,拉長了產業鏈條,提高了比較效益,確保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該縣先后被國家和省確定為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白芝麻外貿出口基地、無公害黃花菜種植標準化生產基地、白芝麻加工產業化示范基地,打造了一批特色農業示范鄉、村,規模化經營、工業化生產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立足糧食主產區優勢,不斷優化品種結構。該縣重點推廣了優質小麥、高蛋白玉米、優質白芝麻、脫毒紅薯、優質小雜糧等品種。優質專用小麥品種“鄭麥9023”、“豫麥47”種植面積占全縣麥播面積的60%,高蛋白玉米“農大108”、高油玉米“中單9406”種植面積占玉米種植面積的80%,脫毒優質紅薯“徐薯18”種植面積占紅薯種植面積的80%,優質白芝麻品種“豫芝4號”、“豫芝8號”種植面積在95%以上,綠豆、碗豆等優質小雜糧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大力發展優勢產業,爭創農業品牌。該縣把白芝麻標準化生產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來抓,在穩定面積、主攻單產及品質的前提下,努力探索白芝麻產業化經營的路子,把平輿白芝麻這一種植強項變成了經濟強項。全縣白芝麻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40萬畝左右。通過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該縣提高了白芝麻生產水平,平均畝產由原來的30公斤左右提高在50公斤以上,平均單產年遞增率13.6%,總產年遞增率21.2%。
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實行規模化養殖。在種植業上,該縣鞏固5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40萬畝白芝麻、2萬畝煙葉種植面積,包菜、黃花菜、稀有花木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都在萬畝以上,叫響了白芝麻、黃花菜品牌。在林業生產上,把植樹造林作為農民增收的新路子,以河、溝、渠綠化和洼地造林為重點,以林權改革為關鍵,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近年來,該縣每年新植樹都在1000萬株以上,保持了林業生產在全市的先進位次。在養殖業上,以發展養雞業為主,利用全縣20個規模養殖場,實施規模經營,每年肉雞出欄都在1500萬只以上。
走農產區產業化道路,培植壯大龍頭企業。該縣立足白芝麻資源優勢,依托康博匯鑫油脂有限公司,進行深精加工,形成白芝麻拳頭產品;立足瓜菜資源優勢,依托嘉元脫水食品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積極發展訂單農業;立足勞動力資源優勢,依托圣誕禮品燈飾公司、金龍毛織、抽紗工藝品公司等企業,吸納農民到工廠就業,促使土地向種植能手集中,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走出了培育一個龍頭企業、建立一批產業基地、發展一批鄉鎮企業、帶動一方群眾致富的農產區產業化之路。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全縣出現了以古槐街道辦事處、廟灣鎮、高楊店鄉為主的瓜菜生產基地,以東皇街道辦事處、陽城鎮等為主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以西洋店鎮、雙廟鄉、萬金店鄉等為主的優質煙葉生產基地,以老王崗鄉等為主的麥壟點種花生技術,以李屯鄉為主的稀有花木種植基地等一批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鄉鎮,相關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南京、武漢、鄭州等20多個大中城市。該縣“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現代農業生產格局已經形成。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