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文化事業助推新農村建設
摘要: 建立大眾文化體系 搞活文化產業經營上蔡:文化事業助推新農村建設 本報訊 (通訊員 董愛國 宋永亮 段淑敏)每天6時整,家住上蔡縣西洪鄉洼王村村民凡玉林都會來到位于村南頭的文化廣場駐足好一陣子。晨
建立大眾文化體系 搞活文化產業經營
上蔡:文化事業助推新農村建設
本報訊 (通訊員 董愛國 宋永亮 段淑敏)每天6時整,家住上蔡縣西洪鄉洼王村村民凡玉林都會來到位于村南頭的文化廣場駐足好一陣子。晨曦中,干凈整潔、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格外靚麗,尤其是踏著節拍翩翩起舞的人們更令他留連忘返。“村民閑暇時唱唱歌跳跳舞,生活充實了,文明程度也提高了,去年,俺村還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村哩!”
農業人口大縣的上蔡把繁榮和發展文化事業作為打造和諧上蔡、推動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提出了“文化名縣、文化興縣”戰略。近年來,該縣針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薄弱、工作難開展的實際,以傳承古蔡文化、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為著眼點,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鄉鎮基層黨校、村文化大院以及有線廣播等宣傳陣地的設施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和建設,利用資金、待遇等優惠政策和措施,扶持、組建、恢復了具有本地地方特色的農民文藝團體。目前,全縣文化大院達461個,小康文化活動中心34個,民間文藝團體144個,參與登臺演出和從事思想宣傳的一線人員3500多人,為文化事業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立大眾文化體系是該縣實現群眾文化繁榮的著力點,在農村文化建設上,該縣繼承和弘揚當地民間藝術,組建小康文化藝術團,利用通俗易懂的文化形式使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倡導淳樸民風和良好社會新風尚,在企業文化建設上,建立了圖書閱覽室、籃球場、職工俱樂部,定期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文體活動,使文化成為凝聚人心、打造企業品牌的一個重要引力,顯示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從加強素質教育入手,該縣還在青少年學生中組織開展了“學英烈,繼遺志”、“學英模,比奉獻”等一系列活動,使校園文化蓬勃發展。
把文化作為一種產業來經營是該縣實現群眾文化繁榮而采取的重要舉措。該縣創新文化運行機制,把文化事業推向市場,探索出了“文農聯姻”,“文企聯姻”,專業文化與民間文化“聯姻”,民間文化與社區文化、廣場文化、校園文化聯姻,這些形式激活了文化高層,促進了文化事業繁榮,各種民間文藝團體也走出了困境。目前,該縣32家曾一度銷聲匿跡的評書、戲曲等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間文藝團體已通過多種形式合作聯姻,重新復出,成為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的主導力量。
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是該縣實現群眾文化繁榮的重頭戲。為讓廣大群眾踴躍參與文化活動,該縣宣傳、文化部門每年都要定期安排文藝會演、書畫展覽、歌詠比賽等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并通過多渠道、多形式舉辦各類文藝培訓班,召開各類文藝知識講座等,激發農民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去年以來,該縣結合“三進三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學習教育活動,開展各種群眾文化活動1500多場次,舉辦各類文藝培訓班、知識講座500多期,受訓人員10萬多人次。
豐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潛移默化地陶冶著人們的情操,在全社會形成了一種昂揚向上、崇尚文化的氛圍和良好社會風尚。去年以來,該縣新涌現省、市、縣科技示范戶1.3萬戶,有2萬多戶居民被評為市、縣、鄉文明家庭,61個行政村被市、縣命名為文明村。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